分享好友 业界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古铜都 当代铜基地 铜陵市铜主题文化建设重要启示

2022-05-23 16:482030

我随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池州市、安庆市太湖县、铜陵市考察学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一路想,产生很大的震撼。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城市主题文化非常突出。特别是铜陵,作为“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铜主题文化的特色十分鲜明。前不久,我读了城市主题文化创始人、中国国际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院长付宝华先生的《城市主题文化——与市长高端谋划城市》一书。

该书指出,城市主题文化是站在全球高度以世界眼光谋划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城市差异化发展的基石,一个城市只有城市主题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1世纪城市进入城市主题文化时代,需要城市文化规划、城市特色规划,更需要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是当今世界最前沿、最创新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和模式,要用城市主题文化规划设计理念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

这些观点,在安庆、池州尤其是铜陵市的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都得到了很好地验证和体现。考察学习和书籍阅读,使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化了对城市主题文化问题的认识,也引起了我对宣城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一、铜陵市铜主题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铜陵以铜得名,因铜兴市,因铜而“灵”,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铜采冶、铸造史长达3000余年,铜主题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近年来,铜陵市提出建设“世界铜都”的战略目标,不断延伸和完善铜产业链,积极打造产业服务平台。2012年,铜陵市实现生产总值621亿元,财政收入127亿元;全市规模以上铜产业企业共39户,其中过亿元企业22户,共生产电解铜90.4万吨,铜加工产品约81万吨,实现产值111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铜陵的铜冶炼能力年产量130万吨,已经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三。他们认识到,要想真正占领一个行业的高地,首先要占领其文化的高地,所以把铜主题文化作为一个新兴的战略重点来培育,在大力发展铜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铜主题文化的发展,持之以恒地实施“发展铜经济、弘扬铜文化”战略,铜主题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力促进了文化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群众生活的全面整合,并提炼出“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铜都精神”。铜陵市加强铜主题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体现在“四个结合”上。

 (一)加强文物保护与有效开发利用相结合,完善铜主题文化建设历史支撑。一是制定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和罗家村大炼渣遗址保护公园规划。二是建成以铜主题文化和青铜藏品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博物馆。三是加强传统铜铸造工艺的传承与保护,铜铸造“失蜡法”工艺被列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二)深入理论研究与加强艺术创作相结合,丰富铜主题文化建设精神内涵。一是积极组织举办高端学术会议,先后组织承办5次高规格的青铜主题文化学术研讨会。二是成立铜主题文化研究会,创办全国唯一的专业研究青铜主题文化的学术期刊《青铜主题文化研究》以及编撰《铜都文物》、《青铜故里》等书籍,并着手建设“中国青铜主题文化数据库”。三是创排铜主题文化系列艺术作品,先后创作了以铜主题文化为主线的大型音乐舞台剧《青铜魂》、现代都市黄梅戏《青铜之恋》、大型音舞诗画《青铜神圣》。 

(三)打造特色产业与推进项目建设相结合,筑牢铜主题文化建设硬件基础。一是推进特色铜工艺品研发、制造和流通。现有铜工艺品加工企业12家,固定资产约1亿元,年经营收入8000余万元,其中铜陵九鼎雕塑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具规模的青铜雕塑及工艺品制造生产企业之一,先后承接了北京地坛公园贡鼎设计制作等大型铜塑项目。二是加强铜商品流通场所建设。先后建成了铜商品交易市场和铜街,营业面积14300平方米,铜工艺品经销点21家,经销人员1000余人,成为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铜工艺品销售集散地。三是打造铜主题文化产业龙头项目。投资建设了集青铜主题文化、江南民俗文化和生态绿色文化于一体的中国江南文化园;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总投资15亿元的以铜主题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青铜帝国;计划投资8.8亿元建设国际铜主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四)拓展传播形式与搭建推介平台相结合,提升铜主题文化外宣影响力。一是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融入铜主题文化元素。在铜陵,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无处不在的铜主题文化,100多座风格各异的铜鼎、铜牛、铜雕塑在公园、街道、景区随处可见;东西长达17公里,贯城而过的主干道称为“铜都大道”,道路两侧依山势镌刻了6幅巨大的铜浮雕;建成了一系列富含铜主题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铜文化公园广场的铜壁、铜雕,太阳历广场的铜制古代天文观测仪器,市政府广场上雕刻了16字铜都精神的铜制照壁,已成为标志性城市景观。二是积极举办以铜文化为主题的各类会展。连续举办了11届青铜文化博览会、2届国际铜雕艺术展、5届青铜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三是不断丰富媒体宣传形式,在媒体公开征集以铜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精神,创办面向全体市民的“铜都讲坛”,使以铜主题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在全市形成共识。 

二、铜陵市铜主题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一)建设城市主题文化,一定要放在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特色城市建设的大视野中来认识。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自然不能离开城市文化,不能离开城市特色文化,不能离开城市主题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旅游的核心是文化,是特色鲜明的文化,是对特色文化进行了挖掘、提炼、整合的城市主题文化。一个城市没有文化,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特色文化,就没有吸引力;没有主题文化,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城市营销就没有“卖点”。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周道炯指出,“

21世纪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的世纪”,“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中国城市主题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应当加速推进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步伐,坚决防止、尽快扭转城市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构、形象单一、千城一面、特色危机的局面。”事实上,很多世界著名城市,都有自己的主题文化。比如,维也纳城市的主题文化是世界音乐主题文化。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让全世界的游人永远痴迷。世界音乐在这个城市变成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和人文资源,世界音乐主题文化带动了城市旅游,使维也纳永远处于世界音乐主题文化的魅力之中。佛罗伦萨城市的主题文化,是世界绘画雕塑主题文化。人们对这座举世文明的绘画和雕塑之城发出由衷的赞叹,对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更是深深的敬仰。从国内看,近年来,很多城市也都开始意识到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探索。比如,西安市从历史文化源头中寻找城市文化复兴的本源,以厚重的历史文化为资本,以西安城市灿烂的历史文化为品牌,提出打造“盛唐”城市主题文化。浙江省义乌市通过“小商品之都”主题文化的构建成为扬名世界的名牌城市,等等。(二)建设城市主题文化,一定要立足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形象,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总和,是一个城市的特质文化、战略性文化、标志性文化、统领性文化、强势品牌文化,是一个城市具有符号意义的文化和具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是对一个城市特质禀赋、特质要素、特质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开发。城市主题文化具有唯一性和第一性。建设城市主题文化,要对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进行准确定位、确立发展目标、加速功能培育、高品位进行形象塑造。铜陵正是这样来定位、培育、整合特色文化成为城市主题文化的。他们始终立足铜资源特色,充分挖掘3000年冶铜历史孕育的青铜文明,充分发挥“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优势,注重在产业发展中提炼人文精神,把铜陵城市主题文化定位为“中国生态山水铜都”,把铜陵建设成为安徽及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铜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铜陵的经验启示我们,建设城市主题文化,一定要立足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三)建设城市主题文化,一定要把主题文化理念贯彻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城市的差异性要通过城市景观、建筑、空间设计来体现,城市主题文化要通过城市景观、建筑、空间设计来展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城市主题文化展示,才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振憾力,才能使人强烈感受到一个城市的主题文化。比如,德国的沃尔茨堡,就是完全按照汽车主题文化规划设计理念来规划和建设城市的。它把整个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成一个汽车主题园区,规划建设成汽车生产加工区、汽车销售区、汽车文化博览区、洫文化旅游区、汽车城的居住区。在这个主题园区内,整个汽车文化元素被融入到每个建筑中,使每个建筑都融入了汽车主题文化特质,从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到城市广场,从城市的汽车主题酒店到汽车主题酒巴,都印上了汽车主题文化的色彩,让任何一个到过这个城市的人,一眼就能从城市建筑上辨认出这是一个汽车之都。在铜陵,公园、街道、景区随处可见铜雕塑,让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铜主题文化。 

三、对宣城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一) 谋划定位工作要“做进去”,把“文房四宝”主题文化培育起来。我们常说宣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房四宝”文化、山水文化、诗歌文化、绘画文化、佛教文化、徽文化、名门望族文化、移民文化等等。一方面,这些东西还只是概念和口号,散落在史料和古籍中,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一方面,这样面面俱到,也就不成其为特色文化,更不是宣城的城市主题文化。这就要下功夫深入挖掘、提炼、培育和整合。宣城最具独特性、标志性、统领性、强势性的文化是什么?我反复思考,认为可以定位为“文房四宝”文化。因为,第一,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宣城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全国的唯一,全球的唯一。符合城市主题文化的“特质禀赋”、“特质资源”、“特质要素”要求。虽然“文房四宝”作为产业,在我市所占的份额不大,还不是宣城的主导产业,但凭“文房四宝”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国内外的影响,作为宣城城市主题文化,则当之无愧。第二,它与其他文化,比如山水文化、诗歌文化、书画文化等等,具有高度、紧密的关联性,可以说,皖南奇特的山水孕育了“文房四宝”,书画文化要依托“文房四宝”来展示,诗歌要通过“文房四宝”来传承。郭沫若称“宣纸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江泽民同志在宣纸集团视察时的题词是“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所以,完全可以把宣城的其他特色文化提炼、整合为“文房四宝”文化,作为宣城的城市主题文化。第三,“文房四宝”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文房四宝”,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它聚焦了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也凝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文房四宝”之称由来已久。“文房”之名起源于南北朝。当时所谓“文房”,是指国家典掌文翰之处。唐宋以后,文房则专指文人书房而言。至少在北宋时期,社会上已广泛使用了“文房四宝”这一词汇。宋诗开山祖梅尧臣在《再和潘歙州纸砚》诗中就有“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由此可见,“文房四宝”作为一种文化,早就与宣城结下不解之源。因此,如果从众多的文化资源中,挑选出最有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的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塑造和培育,使其成为宣城的城市主题文化,非“文房四宝”文化莫属。(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要“做上去”,把“文房四宝”主题文化高度集中展示出来。这次考察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考察参观的几个景区对主题文化的展示高度集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心灵震撼力。比如铜陵市规划建设中的 “青铜帝国”铜主题文化产业集聚区,以表现世界各国铜主题文化成果为主线,以弘扬铜陵3000年铜主题文化为重点,发挥铜陵在铜的采冶文明、加工艺术、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以铜工艺品设计加工、铜主题文化产品交易、铜主题文化研发基地、铜主题文化旅游体验等为主线,融合辉映了数千年的铜主题文化历史。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铜主题文化也在这里汇聚,有点、有面、有线、有抽象的、有实物的。它是我们可以用手、用身体去触摸和感知的铜主题文化,也是我们普通百姓与铜主题文化互动的平台。相比较而言,我市对“文房四宝”的文化展示规模小、不系统、很零散。宣纸主要在泾县乌溪,宣笔主要在泾县黄村、宣城古溪,徽墨主要在绩溪上庄,砚的展示更散。市区对“文房四宝”的展示只有“半条街”。因此,一方面,要加快中国“文房四宝”交易中心、中国书画交易中心、“文房四宝”博物馆等重大项目的建设,高度集中,全面、系统地展示;同时要把“文房四宝”主题文化,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中,公园、广场、街道、建筑,都要体现“文房四宝”文化的元素,使人无时无处不感受到“文房四宝”主题文化的存在,从而形成宣城主题文化的鲜明特色。(三)宣传营销工作要“做出去”,让“文房四宝”主题文化传播开来。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必须扩大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必须加强城市推介营销工作。城市营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最主要的是要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营销城市。纵观世界名牌城市,他们的营销都建立在城市主题文化基础上。巴黎市通过“世界时装”这个城市主题文化来营销,威尼斯通过“水上之都”这个城市主题文化、罗马通过“建筑艺术”这个城市主题文化来营销城市。铜陵通过铜文化这个城市主题文化,连续举办了11届青铜主题文化博览会、2届国际铜雕艺术展、5届青铜主题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前,宣城要利用《中国文房四宝》电视剧开播这个契机,大力宣传营销,在中央多个主流媒体大势宣传。要创新、丰富节庆活动,全力办好中国“文房四宝”文化节,扩大影响,锻造品牌。宣城的对外宣传,在一切媒体的广告、宣传,都要以“文房四宝”文化为主题,把“文房四宝之乡”打造成文化“文房四宝文化”之都,让“文房四宝文化”真正成为宣城的名片、符号和形象。(四)打造和弘扬工作“做下去”,让“文房四宝”主题文化旅游产业壮大起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重大项目的效益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发挥出来、显现出来,城市主题文化的挖掘、提炼、培育、整合,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坚定不移地对“文房四宝”主题文化进行培育和弘扬。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机遇,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我们欣喜地看到,市委、市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中,更加重视城市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主题文化的培育、提炼、体现、展示。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听取老干部、老同志和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同志对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市委书记姚玉舟、市长韩军率我市党政代表团赴池州、安庆、铜陵三市考察学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后,于6月6日上午召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市谋划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八大工程,分别由一名市领导牵头负责制定规划。其中一项重要工程是“文房四宝之乡”城市品牌提升工程,通过强化文房四宝相关元素整合和城市品牌包装,丰富“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城市内涵,彰显城市特色与个性,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文房四宝”文化一定会成为宣城最重要、最深刻、最具影响力、最有生命力的城市主题文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发布
12月21日,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技术条目由164项压缩至134项,共删除34项技术条目,新增4项,修改37项。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

0评论2023-12-221607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0评论2023-03-31492

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举办
   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新材云创”新材料科创大脑、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于3月23-24日在江西赣州召开。  在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朱孔源作了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趋势》的主题演讲。朱孔源认为,汽车产业正处于普及后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导入期向增长期

0评论2023-03-31543

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2023年3月23日,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石杰副秘书长等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稀土)燕郊基地调研和参观。杨占峰秘书长会见了有研稀土黄小卫院士、李红卫首席专家、于敦波董事长、刘荣辉总经理等,并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李红卫教授对中国稀土学会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有研稀土的发展历程、组织机构、人才队伍

0评论2023-03-31454

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0亿千瓦,同比增长8.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  1-2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56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8小时。其中,火电72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39小时;核电120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

0评论2023-03-31497

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巩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2023年3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重点行业协会座谈会,分析研判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听取意见建议,研究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措施。  会上,钢铁、石化、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力、煤炭等10个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循环加快畅通,复工复产大力推进,市场预期积极好转,工业经济逐步回升,各项指标显示3月份以来恢复进一步

0评论2023-03-31612

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
   近日,教育部组织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论证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重大项目与高新技术处主任石帅,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出席会议。会议由李玉民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张洪杰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邢献然教授,中山大学苏成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陈耀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

0评论2023-03-30529

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
   3月22日,由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主办,清远市鹏翔贸易有限公司、广东祥茂稀土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清远市鑫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协办的“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东省清远隆重举行。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泽和,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如海,广东省稀土行业协

0评论2023-03-30686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京召开2023年度会长单位工作会议
   2023年3月24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23年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材分会会长单位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磁性材料分会会长胡伯平主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秘书长林安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23家会长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协会秘书处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稀土

0评论2023-03-30722

内蒙古银行举办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班
   近日,为打造“最熟悉本土产业的银行”,按照《内蒙古银行关于落实五大任务的实施方案》《内蒙古银行构建“一核三体两翼”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内蒙古银行采用研讨+培训的形式举办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形势系列培训班,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是第一讲。内蒙古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田跃勇主持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包头市高新区稀土和高新技

0评论2023-03-2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