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业界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半导体激光器:向“换道超车”的目标进发——记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

2022-05-23 16:524890

半导体激光器是当今最重要的激光光源,它输出功率大,电光转换效率高。但是,普通半导体激光器光束发散角大、汇聚能力低、光束质量差,使用中需要配合特定的整形光路,这使得系统变得复杂,制约其广泛应用。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郑婉华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长期在半导体激光器领域开拓,经过二十多年的学术积累,他们成功在外延材料和器件中引入光子晶体结构,实现了电子能带与光子模场的联合调控,在保持激光高效率输出的同时,使得激光输出光束的方向和模式得到极大改善,可不经复杂整形而应用,使激光系统大为简化。相关成果获得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从事激光研究的初心

从最开始下定决心从事激光研究算起,郑婉华在半导体激光领域已经耕耘了27年,1988年她以排名第一的成绩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被保送进入我国激光领域著名专家许祖彦院士门下求学,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半导体所工作,从事半导体激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1994年她到香港继续深造,其间在夏建白院士的指导下完成了微纳结构能带调控多波长发光研究,为她此后的研究奠定了深厚基础。“人工微结构对材料的发光有很好的调控作用。”郑婉华说,她的团队的研究就是要把这种性能和半导体激光结合起来,进而突破现有半导体激光性能提升的技术瓶颈。

半导体激光已经发展了60多年,从效率、成本和输出功率看,是优秀的激光光源。“但就是可直接使用的少,究其原因是它不好用。”郑婉华多年的研究目标就是让半导体激光器“好用”起来,这就是她之所以能坚持下来的初心。

从投入许祖彦院士门下到进入半导体所工作;从去香港攻读博士学位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从一人只身作研究到组建起一支能攻坚克难的研究团队;郑婉华始终抱着提升半导体激光性能这一初心辛勤耕耘,最终在微结构调控半导体激光器性能方面走出了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研究出来的半导体激光器的关键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她研制出的激光器也在多个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拓出多项应用。

在多次的考察和项目评审中,专家和领导都对郑婉华团队研究的评价是“这是中国人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方向”。

郑婉华说,能在这方向实现“弯道超车”靠的是有一支有实力、敢创新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大都是国内自己培养出来的,他们实验室80%以上的设备都是国产或自行研制的,与国内多数半导体激光实验室以及产业界相比较,他们的条件不占优势,有的看起来还很落后,甚至是处于劣势。“但我们有可能实现‘换道超车’。”所谓“换道超车”,是说郑婉华团队在研究上敢于自主创新,走了一条更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低成本、高效率、低功耗

普通半导体激光器的缺陷是光的汇聚能力差,由此导致了其在使用时的高成本、低效率、高功耗。

“激光的方向性是很好的,但半导体激光发射出去像一个大喇叭口,输出光严重发散。使用时只能采用加入光学透镜组的方法。”据郑婉华介绍,一个半导体激光器的功率一般在10瓦左右,在高功率应用时往往需要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半导体激光器组合起来,“假设一个半导体激光器前加三个光学元件,一万个半导体激光器前就要加三万个元件”。

郑婉华团队的研究通过微结构调控光场,增强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和汇聚能力。“从提出一些基本原理,比如复合腔、全光子能带原理直至用了最新的拓扑结构,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目标。通过微结构调控光场,使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不再是个发散的椭圆光斑,而是一个低发散的圆光斑。”郑婉华解释道。这项成果应用到实际中,“虽然尚不能把3万个光学元件全都取掉,但有可能把光学元件减少到300个,实现了数量级的跨越。”从市场角度,这种激光的应用将使资金和人力成本大幅度缩减。过去使用半导体激光器时,需要多透镜组进行光束整形,价格昂贵、工序繁杂、成品率低,现在用一个透镜就解决了问题,降低了技术难度和系统的复杂度,从而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由于发光亮度高、汇聚能力强,她们研制的光子晶体激光器的功率密度比原来的半导体激光器提高了几倍。在相同的激光功率密度要求下,如果普通激光器需要2瓦电功率驱动,他们研发的激光器则只需要1瓦左右,即只需要原来功率的50%~60%,整体功耗降低。低功耗、高稳定性和小体积会给整体系统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目前,这种具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效率、低功耗的高亮度半导体激光器技术正推向产业化,初步实现了郑婉华立志让半导体激光器更“好用”的初衷。

充满战斗力的团队

郑婉华团队70%成员是非常有战斗力的年轻人。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学会了脚踏实地去探索,他们为科研付出,远超出一般同龄人的艰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我严格要求。郑婉华坦言:“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跟着我作研究也是蛮辛苦的。基本上没有周末和假日。”

团队成员、副研究员王宇飞自2009年加入团队,在将近10年的工作中,每一次集中攻关的科研经历,都令他印象深刻。“加班实验到深夜已是家常便饭”,研制的激光器在项目验收时获得了同行专家和用户的一致好评是对这种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从理论推导到模拟仿真,计算结果再好,与实现器件的性能指标之间还是会有很大差距”,这是在严格考验一个团队的科学水平和能力。能经受住最后的考验,也归功于团队长期坚持不懈地研究积累。团队骨干成员、研究员渠红伟也表示,团队协作,攻坚克难是团队的常态,“如果一件事情做不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在团队工作中,郑婉华首先要求大家必须把相互协作和支持放在第一位。在她的带领和促进下,团队成员养成积极主动、有始有终、双赢思维、协作增效、不断更新的好习惯、好传统。

光子晶体激光的研究是集基本原理、工艺技术、应用拓展为一体的系统性研究,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是获得成功的最基本保证。“如果一个好想法和思路不能彻底贯彻,团队成员不具备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和意志,一项研究根本就走不到底,更不要说实现创新跨越了。”

未来,团队的目标是“把半导体激光器前的透镜去掉”,技术向前进步的每一点都需要持续不断的长期积累。“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对此充满信心。”郑婉华最后说。(中国科学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发布
12月21日,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技术条目由164项压缩至134项,共删除34项技术条目,新增4项,修改37项。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

0评论2023-12-221613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0评论2023-03-31498

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举办
   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新材云创”新材料科创大脑、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于3月23-24日在江西赣州召开。  在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朱孔源作了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趋势》的主题演讲。朱孔源认为,汽车产业正处于普及后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导入期向增长期

0评论2023-03-31546

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2023年3月23日,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石杰副秘书长等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稀土)燕郊基地调研和参观。杨占峰秘书长会见了有研稀土黄小卫院士、李红卫首席专家、于敦波董事长、刘荣辉总经理等,并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李红卫教授对中国稀土学会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有研稀土的发展历程、组织机构、人才队伍

0评论2023-03-31461

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0亿千瓦,同比增长8.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  1-2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56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8小时。其中,火电72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39小时;核电120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

0评论2023-03-31502

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巩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2023年3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重点行业协会座谈会,分析研判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听取意见建议,研究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措施。  会上,钢铁、石化、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力、煤炭等10个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循环加快畅通,复工复产大力推进,市场预期积极好转,工业经济逐步回升,各项指标显示3月份以来恢复进一步

0评论2023-03-31618

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
   近日,教育部组织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论证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重大项目与高新技术处主任石帅,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出席会议。会议由李玉民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张洪杰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邢献然教授,中山大学苏成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陈耀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

0评论2023-03-30535

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
   3月22日,由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主办,清远市鹏翔贸易有限公司、广东祥茂稀土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清远市鑫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协办的“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东省清远隆重举行。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泽和,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如海,广东省稀土行业协

0评论2023-03-30692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京召开2023年度会长单位工作会议
   2023年3月24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23年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材分会会长单位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磁性材料分会会长胡伯平主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秘书长林安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23家会长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协会秘书处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稀土

0评论2023-03-30727

内蒙古银行举办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班
   近日,为打造“最熟悉本土产业的银行”,按照《内蒙古银行关于落实五大任务的实施方案》《内蒙古银行构建“一核三体两翼”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内蒙古银行采用研讨+培训的形式举办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形势系列培训班,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是第一讲。内蒙古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田跃勇主持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包头市高新区稀土和高新技

0评论2023-03-29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