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在答记者问中表示,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将把制造业开放作为一项重点,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 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这对于外资汽车厂家来说,不外乎是期盼已久的“大礼包”。长期以来,在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上,中国政府规定外资车厂只能通过合资形式存在,且持股比例最高不能超过50%。
路透、彭博等多家媒体援引汽车行业分析师称,中国汽车行业开放短期内的主要受益者,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车厂,包括此前一直寻求在华建立全资制造基地的美国厂商特斯拉。 国内新造车厂商对于行业开放可能造成的冲击,其实心知肚明。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4月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直言不讳,“中美贸易战把特斯拉关在外面,对我们有利”, 如果中美贸易战持续进行,将把中国这块肥沃的市场留给本土新能源汽车厂商。 福特等一批美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赚的钱远大于在任何其他国家赚的钱,贸易战将对这批在技术、产品和服务上都很强势的跨国公司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国家主席习 近平在博鳌论坛开幕演讲上明确指出,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同时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国内新造车厂商的“一厢情愿”是一方面,但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制造业特别是汽车行业的开放,方向是不可逆的,时间表也是确定的。今天国家发改委的答记者问,释放的正是这样的信号。
实际上,外资车企早已开始了前期的产业布局:在中国销量最大的日本汽车厂商日产汽车,今年2月5日于北京公布东风日产2022中期事业计划,计划未来五年在中国投资约1万亿日元(约合600亿人民币),目标是在2022年将中国市场年销量提高到260万辆。 日产计划到2022年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40种车型,其中一半将是搭载“e-power”的电动车型,以挑战目前主导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并对抗同样来自日本的本田汽车日益激烈的竞争。 根据新公布的计划,电动汽车到2022年将贡献日产总销量的30%。日产旗下的高端车型英菲尼迪,到2022年将有四分之一转化为电动车型,到2025年所有的英菲尼迪车型都将电动化。 600亿人民币的投资将被投入到电动车生产中心、研究开发和环境领域中去,并主要用于电动车型的生产和销售。
内资厂商将在公平的擂台上直接展开竞争 利好消费者 在制造业特别是汽车行业设置外资负面清单,初衷是为了保护本地厂商,使其在面对处于产业前沿的国际对手时,不会在生产和资金规模上被瞬间击垮。 时过境迁,上述政策产生的宏观和行业背景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国家政策引导逐渐向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倾斜,中国汽车行业涌现出了一批行业前沿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该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去年9月21日发声,预计到2020年中国公共汽车将全面电动化,2025年重型卡车全面电动化,“到2030年包括所有轿车在内,中国将全面普及电动汽车。” 今年2月24日,吉利集团(由李书福拥有、吉利控股集团管理)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资金主体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吉利集团将成为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并承诺长期持股。这一交易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西方汽车工业中的最大手笔投资,更代表着在资本规模上中国车企已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不再只是重申制造业开放的大方向,而是提出明确的操作时间表,要在5年内完全放开汽车行业的外商投资限制,意味着内资车厂将与外资厂商在公平的擂台上直接展开竞争,并在锤炼中提高自身的整体业务能力,这对于本土行业也好还是消费者也好,都是一项重大利好。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发布
12月21日,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技术条目由164项压缩至134项,共删除34项技术条目,新增4项,修改37项。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
0评论2023-12-221614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0评论2023-03-31498
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举办
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新材云创”新材料科创大脑、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于3月23-24日在江西赣州召开。 在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朱孔源作了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趋势》的主题演讲。朱孔源认为,汽车产业正处于普及后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导入期向增长期
0评论2023-03-31546
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2023年3月23日,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石杰副秘书长等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稀土)燕郊基地调研和参观。杨占峰秘书长会见了有研稀土黄小卫院士、李红卫首席专家、于敦波董事长、刘荣辉总经理等,并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李红卫教授对中国稀土学会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有研稀土的发展历程、组织机构、人才队伍
0评论2023-03-31461
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0亿千瓦,同比增长8.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 1-2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56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8小时。其中,火电72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39小时;核电120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
0评论2023-03-31503
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巩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2023年3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重点行业协会座谈会,分析研判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听取意见建议,研究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措施。 会上,钢铁、石化、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力、煤炭等10个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循环加快畅通,复工复产大力推进,市场预期积极好转,工业经济逐步回升,各项指标显示3月份以来恢复进一步
0评论2023-03-31618
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
近日,教育部组织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论证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重大项目与高新技术处主任石帅,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出席会议。会议由李玉民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张洪杰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邢献然教授,中山大学苏成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陈耀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
0评论2023-03-30536
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
3月22日,由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主办,清远市鹏翔贸易有限公司、广东祥茂稀土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清远市鑫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协办的“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东省清远隆重举行。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泽和,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如海,广东省稀土行业协
0评论2023-03-30692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京召开2023年度会长单位工作会议
2023年3月24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23年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材分会会长单位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磁性材料分会会长胡伯平主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秘书长林安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23家会长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协会秘书处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稀土
0评论2023-03-30729
内蒙古银行举办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班
近日,为打造“最熟悉本土产业的银行”,按照《内蒙古银行关于落实五大任务的实施方案》《内蒙古银行构建“一核三体两翼”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内蒙古银行采用研讨+培训的形式举办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形势系列培训班,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是第一讲。内蒙古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田跃勇主持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包头市高新区稀土和高新技
0评论2023-03-29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