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晚间,新海宜披露了2017年业绩快报修正公告,公司业绩在两个月内大幅跳水。 新海宜2月27日晚间披露的2017年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6.9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5亿元;在此次业绩修正公告中,新海宜2017年的营收修正为16.21亿元,同比下降14.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则由盈转亏,当期亏损额达到1.13亿元,同比减少了511.16%。 造成此次业绩变脸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参股的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通家)未能完成业绩承诺,业绩承诺方湖南泰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泰达)未能如期偿还补偿款所致。此外,陕西通家在报告期内存在的部分两年以上应收账款未能收回、存货跌价计提等情况,亦拖累了上市公司业绩。 湖南泰达“食言” 2016年7月4日,新海宜与湖南泰达签署了《股权转让及增资意向协议》,湖南泰达拟将其持有的陕西通家20812.5万股股份转让给新海宜,同时,新海宜拟以1.6元/股的价格向标的公司增资2亿元。 上述运作完成后,新海宜持有陕西通家38.07%的股权,湖南泰达持有的陕西通家股权降至40.50%,但仍为公司的大股东。
彼时双方还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陕西通家2016年、2017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亿元和4亿元;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亿元。 1月30日,新海宜披露的2017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其2017年的业绩较2017年第三季度所预测的全年业绩有所增加,新海宜称,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数均超出此前预期。 新海宜所指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主要是上市公司将湖南泰达的业绩补偿纳入其中。 2016年度,陕西通家经审计的净利润为3580.84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2051.56万元;2017年度,陕西通家初步测算的净利润为1.58亿元,扣非后的净利润约为1.32亿元,未能实现5.5亿元的业绩承诺。 根据此前协议约定,若未能实现业绩承诺,湖南泰达将按新海宜届时所持陕西通家的股权比例,以现金方式补足承诺业绩与实际业绩的差额。 在经过与年审会计师商议后,新海宜将湖南泰达需执行的业绩补偿确认为金融资产,在2017年度报表中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约为1.5亿元。 对于补偿款的偿还时间,协议中亦有规定,即新海宜应在陕西通家2017年度审计报告出具后10日内以书面方式通知湖南泰达应补偿金额,而湖南泰达应在接到新海宜通知后30日内以现金方式向新海宜进行补偿。 但是在新海宜审计报告出具日前,湖南泰达未能支付业绩补偿款,前述情况也直接导致了新海宜的业绩出现跳水,造成了公司的净利润大幅减少。 此外,湖南泰达还承诺对于陕西通家报告内的部分应收账款坏账、存货跌价进行支付补偿,最终却未能履行,前述情况导致陕西通家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净利润减少,相应归属于新海宜母公司的利润减少。 或用股份偿还业绩补偿 针对上述情况,新海宜于今年4月3日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苏州中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冻结湖南泰达银行账户款人民币2.33亿元或查封相应价值的其他财产。 新海宜4月20晚间发布的另一篇公告显示,公司已于近日收到了苏州中院作出的《民事裁定书》,苏州中院已根据《民事裁定书》对湖南泰达持有的陕西通家35440.19万股股份、苏金河(湖南泰达的控股股东)持有的国金汽车集团有限公司67%股权,以及湖南泰达银行账户下的资金进行了司法冻结。
新海宜还同时表示,其正与湖南泰达及相关方就业绩补偿事项进行谈判,目前已达成初步意向,预计后续可能通过股权交易等方式解决业绩补偿问题,交易方案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 公开资料显示,陕西通家的主要业务正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热点领域——电动城市物流车。 2015年湖南泰达对陕西通家进行了增资,并获得后者75%的股权,根据彼时陕西当地媒体的报道,陕西通家称力争在2016年实现电动汽车产销25000辆,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 实际情况则是,陕西通家2016年实际完成净利润0.36亿元,公司也将汽车销售目前调整为3500辆,新海宜彼时对深交所回复称,主要是受新能源汽车行业“骗补核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推迟出台的影响,行业出现政策真空期的局面,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不过新海宜同时表示,2017年度,国家新能源政策开始明朗,陕西通家的产能逐步释放,生产经营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那陕西通家2017年销量如何?其未能实现2017年业绩承诺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新海宜内部工作人员4月22日表示,情况目前不方便对外披露。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发布
12月21日,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技术条目由164项压缩至134项,共删除34项技术条目,新增4项,修改37项。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
0评论2023-12-221604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0评论2023-03-31489
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举办
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新材云创”新材料科创大脑、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于3月23-24日在江西赣州召开。 在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朱孔源作了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趋势》的主题演讲。朱孔源认为,汽车产业正处于普及后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导入期向增长期
0评论2023-03-31541
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2023年3月23日,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石杰副秘书长等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稀土)燕郊基地调研和参观。杨占峰秘书长会见了有研稀土黄小卫院士、李红卫首席专家、于敦波董事长、刘荣辉总经理等,并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李红卫教授对中国稀土学会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有研稀土的发展历程、组织机构、人才队伍
0评论2023-03-31450
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0亿千瓦,同比增长8.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 1-2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56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8小时。其中,火电72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39小时;核电120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
0评论2023-03-31495
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巩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2023年3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重点行业协会座谈会,分析研判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听取意见建议,研究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措施。 会上,钢铁、石化、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力、煤炭等10个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循环加快畅通,复工复产大力推进,市场预期积极好转,工业经济逐步回升,各项指标显示3月份以来恢复进一步
0评论2023-03-31610
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
近日,教育部组织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论证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重大项目与高新技术处主任石帅,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出席会议。会议由李玉民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张洪杰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邢献然教授,中山大学苏成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陈耀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
0评论2023-03-30524
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
3月22日,由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主办,清远市鹏翔贸易有限公司、广东祥茂稀土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清远市鑫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协办的“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东省清远隆重举行。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泽和,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如海,广东省稀土行业协
0评论2023-03-30681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京召开2023年度会长单位工作会议
2023年3月24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23年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材分会会长单位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磁性材料分会会长胡伯平主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秘书长林安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23家会长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协会秘书处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稀土
0评论2023-03-30718
内蒙古银行举办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班
近日,为打造“最熟悉本土产业的银行”,按照《内蒙古银行关于落实五大任务的实施方案》《内蒙古银行构建“一核三体两翼”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内蒙古银行采用研讨+培训的形式举办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形势系列培训班,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是第一讲。内蒙古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田跃勇主持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包头市高新区稀土和高新技
0评论2023-03-29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