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智能挤压线开建
据报道,中国首条智能化铝挤压生产线于3月21日在重庆市中铝萨帕铝业有限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再过两年半左右(笔者认为,下同),一条按工业4.0运转的40MN挤压生产线将在华夏大地上诞生,也可能这是全世界首条,因为尚未见到哪个国家的哪个工厂建了这么一条梦幻般生产线的报道。
40MN挤压机铝挤压智能生产线的建设对中国铝材挤压工业的发展有着里程碑意义,对我国铝加工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标志着新时代的铝加工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标志着高速发展阶段的结束,进入高质高效发展阶段。
挤压材生产大致可分为三段:上游的熔炼-铸造-均匀化处理-锯切头尾,中游的加热-挤压与在线固溶处理-校直-锯切定尺与取样,下游的离线热处理-矫直-锯切定尺与取样-时效-包装(如需要表面处理,在时效前或后进行)-发运。这些生产工序可根据具体产品在设计时作适当调整。
现在来设想一下一条(中游)中间挤压产品智能生产线应是什么样的场景。首先,整条生产线应是声控与数字按钮下指令的,只要巡视工程师喊一声生产线名称“30MN挤压机,开始生产12号产品”,或按一下“1-2”钮,生产线就会按“12号产品”的工艺参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如要更改为生产“15号产品”,只要巡视工程师对着控制屏说一声“30MN挤压机,停止生产12号产品,改为生产15号产品”,于是生产线就会停产,更换模具,换装15号产品合金与按其工艺参数生产。切下的压余与有关废料都会各就各位,自行“跑”到应去之处,卸下的模具会自行“跑”到清模间。或巡视工程师不在控制室,可拿着话筒下指令。声控器可识别几个巡视员的声音,别人的声令它是不听的。
二是整条生产线没有操作人员,只有一名巡视工程师,他可在控制室观看控制屏上闪烁的“星星”,也可坐着车或踏着溜板在车间内巡视,甚至可在厂区大楼控制室遥控生产,就像控制航天器在太空遨游。
三是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例如传统40MN机的生产能力只不过10kt/a,而同挤压力智能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至少应达到50kt/a,当然这与产品结构有很大关系。这样的生产线还应能识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缺陷,并剔除不合格产品,废料会及时自行去到该去的地方,模具从出库-加热-装机都会是自动的。
建设智能铝材挤压生产线,模具品质至关重要,模具寿命应尽可能地长,以减少换模次数;产品批量宜大,批量小的不宜在这种生产线上生产,生产的合金最好不超过5种,可生产的产品品种与规格也最好不超过15种。重型挤压机智能宜慎重。
笔者衷心地希望这条生产线在投产时的智能化程度一定会比笔者想像得更高更好,因为那是设计者与建设者们的集体思维与理念结晶,借鉴了国内外的经验。目前,智能挤压线不太适于生产航空航天器铝材如2xxx系、大部分7xxx系合金如7075型、7050、7055合金和铝-锂合金,因为它们的批量不大,还必须进行离线热处理与精准控制各项工艺参数。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发展,中国不但已成为世界铝挤压工业大国,而且已成为一个初级强国,从1998年的产量450kt到2017年19500kt,19年的复合增长率达19.1%。2007年中国挤压铝材产量大于2000kt,超过美国,从而独占世界鳌头。
2017年中国铝挤压企业约832家,保有挤压机约3800台,但挤压小于12MN的太多,约有2280台,约占总数的60%,而挤压力15MN~45MN的中型挤压机占的比例小了一些,约占30%。这种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亟待改进,改进的措施是:用中型挤压机取代小挤压机,进行多孔模挤压,当然建设智能中型机多孔模挤压小型材可能是最佳选择。在挤压机结构中,挤压力小于12MN的机占比最好不超过20%。
笔者认为,对中国这样一个铝材挤压大国来说,在2025年以前建二三十条智能挤压线,在2035年以前有五六十条智能挤压线,并有几个智能化挤压厂完全可行,智能化挤压大有前途。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发布
12月21日,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技术条目由164项压缩至134项,共删除34项技术条目,新增4项,修改37项。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
0评论2023-12-221590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0评论2023-03-31484
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举办
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新材云创”新材料科创大脑、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于3月23-24日在江西赣州召开。 在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朱孔源作了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趋势》的主题演讲。朱孔源认为,汽车产业正处于普及后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导入期向增长期
0评论2023-03-31534
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2023年3月23日,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石杰副秘书长等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稀土)燕郊基地调研和参观。杨占峰秘书长会见了有研稀土黄小卫院士、李红卫首席专家、于敦波董事长、刘荣辉总经理等,并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李红卫教授对中国稀土学会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有研稀土的发展历程、组织机构、人才队伍
0评论2023-03-31443
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0亿千瓦,同比增长8.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 1-2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56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8小时。其中,火电72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39小时;核电120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
0评论2023-03-31489
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巩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2023年3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重点行业协会座谈会,分析研判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听取意见建议,研究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措施。 会上,钢铁、石化、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力、煤炭等10个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循环加快畅通,复工复产大力推进,市场预期积极好转,工业经济逐步回升,各项指标显示3月份以来恢复进一步
0评论2023-03-31598
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
近日,教育部组织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论证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重大项目与高新技术处主任石帅,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出席会议。会议由李玉民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张洪杰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邢献然教授,中山大学苏成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陈耀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
0评论2023-03-30515
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
3月22日,由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主办,清远市鹏翔贸易有限公司、广东祥茂稀土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清远市鑫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协办的“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东省清远隆重举行。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泽和,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如海,广东省稀土行业协
0评论2023-03-30676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京召开2023年度会长单位工作会议
2023年3月24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23年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材分会会长单位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磁性材料分会会长胡伯平主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秘书长林安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23家会长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协会秘书处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稀土
0评论2023-03-30711
内蒙古银行举办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班
近日,为打造“最熟悉本土产业的银行”,按照《内蒙古银行关于落实五大任务的实施方案》《内蒙古银行构建“一核三体两翼”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内蒙古银行采用研讨+培训的形式举办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形势系列培训班,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是第一讲。内蒙古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田跃勇主持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包头市高新区稀土和高新技
0评论2023-03-29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