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业界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地质云2.0”建设工作部署会综述

2022-05-23 17:011160

2017年11月6日,第一个国家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地质云1.0”正式上线运行,今年开始建设“地质云2.0”,今后还要向3.0、4.0版本逐步升级。

2018年4月16~4月17日,“地质云2.0”建设工作部署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透露的信息表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工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地质云建设也将永远在路上。

地质云魅力初显

“上线运行仅4个多月,‘地质云1.0’的访问量就突破87万次,日均访问超过2000次,数据产品下载1万多次,下载数据量超过3817GB。”部署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网信办副主任、局总工室副主任邢丽霞透露的这一数据表明,地质云虽然只是1.0版本,但已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目光。

地质云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100多名与会的地质云建设者和使用者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分析。

一是数据获取便捷了。地质人员要查询地质数据,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东奔西跑了,只要进入地质云的75个国家地质资料数据库,就能查到存量基础地质、能源、矿产、水工环、海洋、物化遥、钻孔与岩芯、文献与资料、综合成果以及管理支撑等十大专业类型的数据,数据量达2PB。同时,还可以查到大量的新增数据,如岩芯实物地质资料、地学电子期刊数据库、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等数据。

二是地学产品丰富了。社会公众利用地质云,可以方便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包括地质图空间数据、地质图件、地学科普、地质资料库、出版物、技术方法与标准、软件、仪器设备等8大类、53个小类的地质信息产品。

三是地质调查智能了。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初步构建了地质云智能地质调查工作模式,已在3个地质调查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在地质云的支撑下,今后,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地质调查,也将逐步被现代化智能的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代替。

四是业务管理方便了。利用“地质云1.0”“一站式”业务管理与辅助决策服务系统,可对项目、人、财、物、办公、安全生产等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和监测。其中,办公系统软件还首次走出国门,在CCOP国际组织(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成功推广应用。

五是大型通用软件可以共享了。地质专业软件种类多、投资大,部分软件使用率还不高。在地质云环境下,利用云上提供的通用办公及专业分析软件,即可完成你想要做的相关专业工作。

尽管已经显示出这些魅力,但“地质云1.0”还有不足之处。对此,邢丽霞指出:纳入共享服务的地质数据、产品不够丰富,“解渴”的数据、产品还不够,一些上“云”的数据还只是图片,实体数据没有上“云”,直接影响了系统的吸引力;系统操作还比较复杂,稳定性和便捷性需要提高,系统集成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地质云的常态化、规范化运行维护还不够,相关队伍和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质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和技术有待深入研究。

解决这些问题,升级势在必行。

瞄准四大目标

在总结“地质云1.0”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照国际先进水平,此次会议提出了“地质云2.0”建设的4个标志性指标:一是全局29个直属单位的全部存量数据库上线并提供服务;二是全国地质资料馆的全部存量地质资料通过地质云提供服务;三是建立多门类自然资源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信息系统;四是按照雄安新区地质调查的标准建设城市地质信息平台(系统)。

“围绕四大目标的实现,地质云建设团队决定从云功能模块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对‘地质云1.0’进行升级。”中国地质调查局网信办副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杰,对“地质云2.0”建设方案进行了介绍。

他说,“地质云2.0”由1个云平台,1个云门户,包括地质调查等在内的6个子系统,包括地质云盘等在内的常用云上软件工具模块,包括自然资源等专题地质信息服务模块构成。

“地质云2.0”的建设内容则主要由九大部分组成:

一是“地质云2.0”的节点体系,要在覆盖中国地质调查局所有直属单位的基础上,试点接入1~2个省级地质数据中心节点,完成同城和异地两个备份中心建设。

二是在规划完善国家地质数据库存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地质调查数据全面共享,使“地质云2.0”的共享数据库达到100个、数据服务接口总数达到500个。

三是按照土地、矿产、水、森林、草原、海域、海岛等门类划分,构建多门类自然资源数据库,研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系统。

四是建设城市地质信息平台,依托已有的、正在实施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数据库、城市资源环境图集、三维地质模型等产品300余件,按照上“云”要求整理后提供在线服务。

五是构建完善地质信息产品体系,实现3000余个产品社会化服务。其中,研发、整合与集成新增产品1000个以上。加大地质志、矿产志、基础地质图件等权威地质信息产品研制,新编基础地质系列图件约 50 幅,并上“云”提供服务。制作统一地质地理底图、影像底图,并作为公共产品提供使用。

六是加大推广智能地质调查技术,研发推广多源地质数据处理系统,开展地质大数据技术创新研究,推进野外调查现代化。

七是升级完善业务管理系统功能,推进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整合应用,基本实现地质调查业务管理主流程信息化工作模式,显著提升地质调查业务管理效率和水平。

八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与网络安全建设,为地质调查信息化和地质云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九强化制度标准建设,为地质调查信息化和地质云建设提供保障。

“地质云既是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更是地质调查业务开展的支撑平台。”谭永杰表示,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云的升级还将不断进行。

同心聚力谋升级

部署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各直属单位科技处负责人、各分节点建设技术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在明确目标任务后围绕如何按期完成这一主线,展开了深入讨论。

大家认为,在地质云的建设和升级中,必须摒弃云建设是信息化人员工作的老观念,树立云建设是全系统所有工作人员共同责任的新观念。在地质云建设和升级中,全系统所有工作人员既是各类数据的提供者,更是云建设升级成果的受益者。唯有如此,地质云的建设和升级工作才能有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地质信息产品的生产和共享上,要形成边生产、边共享的机制,并将这一机制贯彻到每个项目组。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地质信息产品共享的及时性,进而增强项目工作人员积极提供数据、支持云建设和升级的动力。

在投资的实效性上,要在局层面形成查重和整合机制,在对同类项目进行整合后,统一规划地质信息产品的生产种类、数量等。

在地质信息产品与项目的同步上,要建立在项目规划设计的同时规划设计地质信息产品的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地质信息生产与服务产品生产脱节的问题。

在网络安全上,要在加大网络安全制度执行、落地力度,持续宣传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普遍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加大网络安全检查、督查力度,把网络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满足业务管理、数据共享、信息服务等对网络安全的需要。

讨论中,代表们还围绕如何保证云顺畅运行、如何按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全面完成工作、如何处理好项目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发布
12月21日,商务部会同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技术条目由164项压缩至134项,共删除34项技术条目,新增4项,修改37项。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

0评论2023-12-221589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2023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  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0评论2023-03-31483

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举办
   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新材云创”新材料科创大脑、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年第三届中国稀土产业链论坛”于3月23-24日在江西赣州召开。  在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朱孔源作了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趋势》的主题演讲。朱孔源认为,汽车产业正处于普及后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导入期向增长期

0评论2023-03-31534

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2023年3月23日,中国稀土学会杨占峰秘书长、石杰副秘书长等一行赴有研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稀土)燕郊基地调研和参观。杨占峰秘书长会见了有研稀土黄小卫院士、李红卫首席专家、于敦波董事长、刘荣辉总经理等,并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李红卫教授对中国稀土学会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有研稀土的发展历程、组织机构、人才队伍

0评论2023-03-31440

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0亿千瓦,同比增长8.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  1-2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56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8小时。其中,火电72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39小时;核电120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

0评论2023-03-31488

工信部:着力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巩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2023年3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重点行业协会座谈会,分析研判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听取意见建议,研究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措施。  会上,钢铁、石化、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力、煤炭等10个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循环加快畅通,复工复产大力推进,市场预期积极好转,工业经济逐步回升,各项指标显示3月份以来恢复进一步

0评论2023-03-31596

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
   近日,教育部组织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稀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论证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重大项目与高新技术处主任石帅,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兰州大学副校长李玉民出席会议。会议由李玉民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张洪杰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邢献然教授,中山大学苏成勇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陈耀峰教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

0评论2023-03-30515

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
   3月22日,由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主办,清远市鹏翔贸易有限公司、广东祥茂稀土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清远市鑫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协办的“广东省稀土行业2023年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东省清远隆重举行。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泽和,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如海,广东省稀土行业协

0评论2023-03-30674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京召开2023年度会长单位工作会议
   2023年3月24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23年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材分会会长单位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磁性材料分会会长胡伯平主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秘书长林安利,协会磁性材料分会23家会长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协会秘书处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稀土

0评论2023-03-30710

内蒙古银行举办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班
   近日,为打造“最熟悉本土产业的银行”,按照《内蒙古银行关于落实五大任务的实施方案》《内蒙古银行构建“一核三体两翼”高质量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内蒙古银行采用研讨+培训的形式举办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形势系列培训班,稀土产业发展形势培训是第一讲。内蒙古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田跃勇主持培训。  此次培训邀请包头市高新区稀土和高新技

0评论2023-03-29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