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电网进入全面提速 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6 月 3 日,酒泉至湖南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开工。作为我国迄今为止输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该工程投资 262 亿元,计划于 2017 年建成投运,是重点服务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输出的跨区输电通道。 国家电网表示,该工程的开工标志着特高压电网进入全面提速、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随着后续“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的加快推进,新增特高压电网投资将达到 4500 亿元,加上各级电网共投资 1.5 万亿元,相关设备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 据了解,酒泉至湖南特高压输电工程途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 5 省 ( 市 ),新建酒泉、湘潭 2 座换流站,换流容量 1600 万千瓦,线路全长 2383 公里。“这是首条为湖南供电的特高压线路,线路建成后,年输送电量约为 400 亿千瓦时,相当于 6 个长沙电厂的年发电量,将为湖南能源供应提供可靠保障,预计建成后湖南10 年以内不会出现缺电现象。”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 而对于甘肃新能源产业而言,该工程意义重大。甘肃酒泉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国家确定的大型风电基地之一。截至 2014 年底,甘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 1008 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517 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本地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 36%,位居全国第一。但由于输送瓶颈制约,弃风弃光严重。 “建设酒泉至湖南工程,将有力促进甘肃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破解弃风、弃光困局,并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国家电网有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表示,随着后续特高压工程的加快推进,新增特高压电网投资将达到 4500 亿元,加上各级电网共投资 1.5 万亿元,带动电源和相关产业投资 1.7 万亿元,可年均拉动 GDP 增长 0.8 个百分点以上,同时还能消化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巨大。特高压电网建设进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无疑将为电力设备企业带来大量订单。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