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在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荧光材料在生物成像、化学传感、显示及照明等领域均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市场上荧光材料主要以半导体 / 稀土 / 过渡金属基荧光粉、有机荧光染料及半导体量子点为主,但这些材料通常有制备过程繁杂、成本高、光稳定性差或较高的毒性等缺点。碳基荧光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型荧光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如耐光漂白、非闪烁、发射波长可调、具有上转换发光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及原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简单的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和兴趣。 宁波材料所的科研人员前期首次实现了单一波长可激发的三原色碳基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在该工作的基础上,最近他们在“真”激发波长依赖性及具有长波长发射的碳基荧光纳米材料制备方面又获得新的进展。例如,他们将柠檬酸的甲酰胺溶液通过简单的微波加热反应及透析纯化处理,即可制备出“真”激发波长依赖性的碳基荧光纳米材料,该材料不但可基本实现覆盖整个可见光范围的荧光发射,且强度随激发波长的移动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另外,他们以苯三胺为碳前体在甲酰胺中微波加热碳化,经纯化分离后可获得具有长波长(黄光)发射的碳基荧光纳米材料。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他们所制备的材料在多通道生物标记与成像及多模式化学传感领域具有优异的潜在应用价值。以上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分别被“先进材料”与“美国化学会 - 应用材料与界面” 杂志接受发表。 (宁波材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