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018矿产品市场分析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总结了2017年矿产品的运行情况,对2018年矿产品生产、需求和价格趋势作了分析和预测。针对中国矿业形势与主要矿产品态势,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资源经济管理研究室主任陈甲斌表示,2017年矿业效益大幅改善主要缘于价格大幅上涨,矿产品价格上涨缘于市场资金充裕及炒作等要素所致,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并未得到根本性缓解。大宗矿产品需求没有倍增驱动力。未来,大宗矿产品价格将在底部区间剧烈震荡,矿业全面走出调整和收缩期任务艰巨,国家战略性资源储备、资源企业运行将面临一定的风险与挑战。随着新兴产业爆炸性增长,战略新兴矿产品需求倍增将是常态。到2035年,钴需求预计增长20倍,镍、稀土等需求也将分别增长5~7倍。陈甲斌指出,全球矿业从2016年开始就有复苏迹象,经过大约2年的调整期,全球矿业指数回升增长,目前不仅总体走出了2013年~2015年的低迷期,而且矿业公司更热衷于项目推进,全球钻探活动显着增加,采矿业利润总额显着增长,行业效益明显得到改善,但是采矿业利润回升还没有达到市场预期水平,市场投资信心还没有完全激发释放;特别是民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信心依然不足,维护向好局面的任务依然艰巨。新时代,矿老板时代终结,大宗矿产市场更趋理性回归。国投安信期货首席金属研究员车红云表示,铜上行经济周期仍未结束、全球经济增长仍然强劲,铜行业补库成支持因素。预计2018年中国铜消费增幅放缓有限,而废铜进口受限,铜矿增幅及潜在的罢工不定性,铜矿将面临巨大不定性。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姚希之预测了铝的走势,由于2018年上半年高库存、需求不及预期以及成本下行等风险因素叠加,铝价面临一定压力;随着市场供需关系改善,下半年铝价有望逐步回升。预计全年SHFE三月期铝大致运行区间为1.3万元/吨~1.65万元/吨,LME三月期铝大致运行区间为1850美元/吨~2200美元/吨。2018年铝材出口将面临由贸易摩擦及国内外比价格局所带来的较多不确定因素,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左习超表示,2018年全球锌精矿供应紧缺状况缓解,锌锭缺口仍会明显;国内市场供求两端都有不确定性,低库存状况使得供应不确定性对价格影响仍然偏重;预期价格仍在高位波动。左习超认为,2018年铅精矿供应增加,原生铅恢复增长。近两年国内再生铅新产能集中投放,未来再生铅产能仍将持续大量投放,再生铅将成为未来精铅供应主力。2017年我国铅市场小幅过剩,2018年过剩量将会扩大。国内市场:预计随着供应增加,铅价回落风险加大。国际市场:全球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需求将继续改善,预计整体表现强于内盘。对于镍和钴金属的发展势头,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美涓预测。她认为,2018年,在不发生大的经济风险条件下,全球镍供需两端仍将维持增长的势头,市场延续短缺局面,但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将逐步收紧、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等改革深化,房地产、汽车消费增速放缓,加之英国退欧、中东、朝核等风险因素,预计2018年镍价震荡中重心上移的趋势不变,LME三月期镍均价1.2万美元/吨。对于钴,张美涓分析,2018年全球精炼钴市场供应持续短缺;嘉能可复产项目是市场平衡的最大影响因素;中国市场供需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动力电池高镍化趋势对2018年市场影响不大,3C产品的出口增加仍可补充国内市场增速下降。预计2018年钴价整体高位运行,想像空间仍大。钴行业面临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下游成本持续增加。全行业扩大投资的同时,资金链面临系统性风险;钴价高涨加速替代产品的研发,新产品出现将改变市场供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