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要对准市场需求 根据工信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 9 个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总产量中的比例已提高至68.6%,远高于 2013 年底 45.6% 的比例。这表明,私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潜在需求加快释放,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动力开始由政府在公共领域的推动作用向私人领域的市场拉动作用转变。 为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好地向市场拉动转变,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有关方面围绕市场需求,特别是私人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创新,并进一步理顺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由于公共领域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数量相对较少,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更需要新能源乘用车的大规模推广和使用。不同于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的推广应用,新能源乘用车的推广应用需要聚焦私人消费者。由于私人消费者群体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对新能源乘用车的需求也较为复杂。只有新能源乘用车的性能提高了,用起来方便了,买车用车的开支降下来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私人消费者选择新能源乘用车。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汽车企业有必要根据私人消费者收入水平和出行需求等方面的不同特征,确定不同的细分市场。 在研发和生产环节,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要注重围绕不同的细分市场,把握新能源乘用车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面临的技术瓶颈,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在购买、使用和维护环节,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企业需要联合金融机构、社区物业等市场主体,积极构建和完善新的商业模式,提高私人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他们对新能源乘用车的接受程度。 在体制机制方面,我国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然而,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越位、缺位等问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需要加快创新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加快改革汽车准入管理制度等阻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努力构建动力电池管理制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需的新体制机制。 (科技日报)